网站首页 车讯早知道 EV车讯 视频 车型库 驾驶技巧 车趣生活
ad1000
您的位置:第一车讯 > 热点 >

物价回暖见韧性经济向好有底气

2025-10-17 19:19:11
来源:中国网
阅读量:5871

10月15日,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两大经济指标均释放积极信号。

CPI环比由平转涨,核心CPI同比涨幅时隔19个月重返1%;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。

供需两端的积极信号相互呼应,不仅打破了短期经济增长的迷雾,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在转型中积蓄的韧性。

韧性既在需求,也在供给。

需求作为经济的拉动力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与消费者最息息相关的物价指数。不管是吃、穿,还是住、行、娱等消费,往往也将反映到物价指数上。

9月CPI同比虽有0.3%的降幅,但这一波动主要受食品能源价格的短期拖累与翘尾因素影响,而代表真实消费需求的核心CPI已连续5个月扩大涨幅,达到1.0%的关键节点。

这主要得益于促消费政策下,家用器具、通讯工具等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,反映出国内需求正在温和修复。

当核心CPI稳步上升时,通常反映出居民愿意消费,经济的总需求在健康增长。它不仅是经济的内在温度,也是货币政策的“锚”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央行降息决策。

从9月PPI同比逐步收窄,也进一步验证当前内需处于稳步修复阶段。

回到PPI,本质上反映的是供给端为需求端提供的产品价格。因此,它的走势强烈依赖于需求端的强弱。

从数据来看,一方面,随着产能治理成效显现,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,一些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。另一方面,工艺美术、营养食品等消费品制造价格涨幅较高,品质化、升级类消费需求得到一定释放。

早前披露的9月制造业PMI,特别是生产指数的显著提升,也进一步验证了供给端活力的回升。生产指数的回升,意味着企业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和自身盈利能力的预期转好,愿意扩大生产。这表明之前的促消费、稳投资政策已传导至企业端,增强了供给方的信心。

供给端生产的持续回暖,最终需要需求端的接力。

中国经济持续增长,需要宏观政策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精心布局,以达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。物价指数的回升与PPI指数的降幅收窄,正是这种平衡术初步见效的体现。

物价的全面、稳固回升,最终需要依靠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。未来,政策的持续性和针对性,也将同步在国民经济的众多关键指标中得以体现。

在GDP经历了上半年的较快增长后,三季度仍表现出较强韧性。如今,消费呈现复苏态势,投资规模保持稳定,外贸韧性凸显,各端协同发力,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必将更加充足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xc60c
CopyRight 1999- www.cxseed.cn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2023005497号   网站地图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   邮箱:bgm1231@sina.com